“惯性”,我们熟视无睹
“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沼中,在诗酒癫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野夫在其小说《乡关何处》,把自己的乡愁,叙述得着实是浓烈。
然而,他说:“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又不知是从何说起。
乡愁,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一段不便于说的秘密。因为,她代表的是脆弱,代表的是并不如意,代表的是自己与现实环境的对立。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在一个必须自己独自面对、独自承担、甚至于与人竞争的环境里,谁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秘密?谁不是希望,把自己的秘密掩藏得越深越好呢?
乡愁,是在现实的不好的环境中,对故乡的美好的事物的怀念。故乡的美好,在心底里成为了一段记忆。而这个记忆,与现实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怎能不叫人愈发怀念那个故乡,从而形成一段乡愁!
怀念,就是乡愁。乡愁,实际上就是过去的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惯性”,是人的心灵深处,“惯性”与现实生活的相互纠结。
“惯性”,什么叫“惯性”呢?
我们总是习惯于一些“惯性”的事实。如:汽车刹不住,就是因为它有“惯性”;人被绊了一跤,也是因为他有“惯性”。但是,“惯性”的本质是什么呢?
子弹的飞行,可以很好地让我们看清“惯性”的本质。子弹因为火药的激发而飞行。在这个飞行中,它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而成为一个“自由体”、一个“自在体”。而它这个“自由体”、“自在体”,是“火药激发子弹”这“前一个事物的结果”。当这“前一个事物的结果”在“自由体”、“自在体”的状态中碰到了一个干扰者,如一堵墙或一个人时,它会怎么样呢?它会与干扰者产生“相对性”。在这个“相对性”中,它就显示出“保持自己既定状态”的性质。不论它实际上保不保持得住,这个性质总会表现出来。而这个性质,就是“惯性”。
李北方在《开放的限度》一文中说:“观念这个东西很奇妙。它是人的大脑创造的。但一经创造出来,它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性,与人对立,进而把人置于它的统治之下。这个特征在宗教中表现得最明显,但又不限于宗教,很多世俗性的观念也是如此。”
李北方特别强调:这样的观念有很多, “开放”就是其中之一。
而李北方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因为“开放”这个观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观念“一经创造出来,它就取得了自己的独立性,与人对立,进而把人置于它的统治之下”呢?
因为,它是“前一个事物的结果”, 是人的思维与从前的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产生之后,在没有新的思维干扰的情况下,它就成为一个“自由体”、“自在体”,也就是取得了独立性。由于它充斥于人的大脑,使人的大脑中再也装不下其它的思维,它也就“把人置于它的统治之下”了。
所以,观念,实际上就是思维上的“惯性”,是“前一个事物的结果”。它是人的思维与从前的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思维与现实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从前的事物与现实的事物绝对相同吗?
惯性,是一种本能性,而不是一种能动性。思维上的“惯性”,如书本上的观念、道德、意识形态等等,也是一种本能,而不是一种理智,更不是一种智慧。她们没有与现实中的事物相互作用,没有与现实中的事物相适应,怎么就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呢?
当今网络,是大V的江湖。
而有些大V,以某一方的代表者自居,与“敌对”的一方是你来我往,杀得不亦乐乎。甚至于下限无底线,要到大街上“决胜负”。不知道这些代表是谁请来的代表?也不知道他们能给谁做代表?
其实,早就有人说过,某些人确实读了很多书,很有文凭。但是,有文凭就是“知识分子”吗?就能够成为“意见领袖”去代表谁吗?有文凭,只能说你是一个“知道分子”;而不能说你是一个“知识分子”。
“知道”和“知识”是有很大区别的。“知道”,就是知道了,就是对一个结果性的思维了解了,也就是具有一种“惯性”思维了,能够进行一种“本能性”的发挥了;而“知识”,是知道了还要识别,它不仅仅是一种“惯性”,不仅仅是一种“本能性”,更主要的是有一种能动性,有一种理智性,有一种在现实实践中对自己的“惯性”思维的解构和重构。
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甚至于,你自己的,也不是你自己的。只有面对具体的事物,将你所知道的,与现实中的事物充分磨合,你从前所知道的那些,才有用。
“惯性”,“是前一个事物的结果”,是一种与现实相对的力量,是一种可以利用但必须掌控的力量。
然而,我们很少了解“惯性”,甚至是对它熟视无睹。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jiu.net.cn/2024/10/13/8170761/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