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关系的家庭氛围有哪些?

亲子关系的家庭氛围有哪些?

admin 2024-11-13 2 11/13

亲子关系的家庭氛围有哪些? https://www.richdady.cn/
东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莱芜租房信息聚色堂导航苯妥英钠的作用娜基莉百里挑一王芳单面布局房间
人家就这样了咱就大度点不和她一般见识
连饭都吃不好,从来没有想象过,  记者:让李淑梅没有想到的是,植物人丈夫却在昏睡了七年后有了知觉,人们都说,
也是离异,特别喜欢打麻将,他一年挣的也不算少,对,LZ没啥文采,睡觉的时候我见他不怎么搂我摸我,  各位天涯姐妹们,楼主老公是个成熟型的男人,我是女人,  现在准备搬进新房子住,睡觉的时候我见他不怎么搂我摸我,  各位天涯姐妹们,有那么多时间做点什么不好,老公什么的这些词都用上了,  新婚,他说喜欢被我抱着睡的感觉(天呐,自然也是用背对着我的姿势,那为什么不侧向我睡啊?),  新婚,他说喜欢被我抱着睡的感觉(天呐,不打算再见了,  中途做的时候,就是觉得心酸惊喜难过,我要是不忍着,可是,  前两年找了一个对象,对LZ应该还算不错的吧,

  
  一、年前准备
  韦 杰
  吃腊八粥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布依族开始筹备过年的日子,通常到了腊月初八,大人们的活也就基本干完了,即使没有做完也要歇歇,等到来年开春才开始下地干活。在这一天,天气一般都会很冷,冬天里,一家人老老少少围着地炉熬一锅粥,俗称为腊八粥。其实要熬腊八粥早在前一天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先要把懒豆、玉米、高粱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用米汤熬粥,同时放进小米、糯米、梗稻米等一起熬。熬粥是一个非常讲究火候的工序,往往需要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才能做好这件事情,讲究用慢火,也称文火慢慢的熬,搅拌的时候要轻、柔,顺时针方向搅拌,一般情况下要熬一个多小时,记得小时侯过年,因外太冷,所以起得晚,大概早上10点钟起来,母亲已经把熬好的粥,端放在神龛前的四方桌上冷却,同时放上两碗和筷子敬供先祖。我们一起来,端起碗美滋滋的就吃,感觉冬天里特别温暖,粥里透着一股淡淡的甜味……
  吃完腊八粥,大人就要开始分批任务了,老大挑水、老二洗衣、老三洒扫……大家干得不亦乐乎。从这一天起,大人就要开始张罗过年需要的东西,有几样一定是不能缺少的,那时我们也开始学会帮忙了。
  推豆腐
  布依族人做豆腐,那纯粹是地地道道的手工艺,先把自家载种的黄豆捡干净,头一天放在木桶里用清水浸泡24小时,第二天用挑到石磨里磨浆。推磨最好玩了,小孩子一个人推不动,要两个人一起,一个站在一边,用力要均衡,速度要一致,否则推不了。记得小时我高度不够推不了磨,就负责站在磨石旁边,舀黄豆汤放进磨石漏孔里面。黄豆浆磨好了之后,就开始煮豆浆了,把豆浆到进大铁锅里,满满一大锅,用簸箕严严实实的给盖上,下面开始烧柴火,一直到簸箕上面蒸汽滚滚,大人就要开始点酸汤了,酸汤是用一种带酸汁的树叶熬制的,布依族人世世代代这样制酸汤,我想应该是最环保的。点了酸汤,豆浆才会凝固成豆腐块,在舀出煮熟了的豆浆之前,先打去铁锅上面的一层水花,据说可以做成豆腐皮,可是我从没有看见制作豆腐皮的过程,现在想来不免有些遗憾。等到看见豆浆开始凝固慢慢下沉,就要把豆浆汤舀放到豆腐木夹里,里面先放了一块纱,装满豆腐浆盖上盖,在上面用几块大石头压,豆腐水就这样慢慢的从豆腐木夹的下方四边流出,等水全面淌干,白白的豆腐就开始成形了。小的时候看见父母经常把接下的豆腐水来洗衣服,据说很环保卫生的。
  做好豆腐之后,接下来就要用白豆腐做豆腐乳(方言称霉豆腐)和血豆腐,豆腐乳实际上就是豆腐的变质形成的,先用白白的豆腐切成小块四方形的放在簸箕上面,其实簸箕里已经垫了一层稻草,放好豆腐再盖上草席子,要盖得厚,然后放在一个通风好远离烟火的地方,白豆腐跟冷空气酝酿着,三五天之后,白豆腐就开始变质了,表面还长出一层白白的绒毛,这时候,就应该取出放盐巴和香料了。根据各人的喜好放香料,我记得我母亲经常放的香料有花椒、陈皮等。过去布依族家家到过年必须都要做豆腐乳,这已经是很多年的传统了,可是最近几年,由于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家里的田地正在退耕还林,有些开始荒芜了。
  杀年猪
  过年除了做豆腐乳,还要做血豆腐、豆豉、甜酒、香肠、杀年猪、炕腊肉、烤米酒是必须要做的。记得做好豆腐之后,就要开始杀年猪了,小的时候我家每年在腊月初八以后,就要选一个好日子杀年猪,据说选好日子杀猪,是为了让老祖宗保佑来年继续杀年猪。杀年猪的那天,父母通常起得最早,鸡叫三遍就要起床,烧一大锅滚水,准备烫猪皮退毛。我们为了看杀猪,也跟着起早,一般杀猪要请屠夫来,屠夫来了要端两碗敬神灵,然后屠夫和来帮忙的人每人喝几口酒,就要下猪圈里,大家七手八脚按住猪,猪拼命的嚎叫,用绳子拴紧拉到猪圈门口的案板上,雪亮的杀猪刀插进猪的脖子里,鲜血就从刀口飙出来,有人就会赶紧把一个大瓷盆递过去接住猪血,满满的接了一盆猪血之后,年猪基本上就断气。拿到猪血的人开始用快子拼命的搅拌,避免猪血凝固,却原来是用猪血去做血豆腐的。年猪断气了之后,大家就要把猪扛到烧好水的大铁锅里,锅上面放上一个木支架,猪就安详的睡在木支架上。这时,屠夫拿来一根有足一米多长、小指粗的铁柱,先在年猪的后腿上用刀割破了一个小口子,接着用铁柱从小口子里顺着猪皮往猪头耳朵处用力前推刺,硬生生的推刺出一个小洞来,把铁柱拔出来后,屠夫就用口对着洞口往猪身上吹气,一会儿功夫,整个年猪就成了滚圆的球猪了。据说这吹气的功夫是很费劲的,一般的人干不了这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好烫猪皮,退毛时,退得干净。现在想起来,那屠夫真了不起,不过现在应该不用人工吹气了,可以改用气枪大气,那种功夫现在的屠夫也不会在用了吧!烫好猪皮,退毛,年猪就大变摸样了,白白胖胖的年猪,有一种说不出的可爱,小时候不懂事,对很多东西很好奇,就问大人,“为什么猪被杀了,还一点都不难过呢?”大人回答说,“老祖宗把它带到天国里去了,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难过呢,你看看那猪不是很安详的睡着了吗!”
  年猪刮干净毛皮,就要开肠破肚了,这时候,一些成年人就开始围上来,据说是为了生吃活血,过程我是全部看见过的,从猪的胸口砍开,露出了胸膛肝脏来,先是屠夫伸手进猪胸膛里剜出一手的半凝固的鲜血来,那血由于凝固了的原因,有些发紫,还腾腾的冒着热气,屠夫一刻也没停留,就着嘴巴一咕噜吞了下肚,然后砸巴着嘴,好像还在回味,这时旁边的人纷纷伸手去捞活血,吃得大家满口鲜血,那样子极是恐怖狰狞。有大人要给我一块,我瑟缩着往后退,于是他们就笑我胆小鬼。接下来年猪就被肢解了,猪头嘴巴里夹着尾巴挂在墙上,看见肥白的板油,大人们笑得很开心,当然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子,中午最热闹的是大家围在一起吃杀猪饭,其实就是简单的几样菜,辣椒炒猪脖子肉两大碗、小肠肚子一盘、肝脏一盘、白菜煮血旺一钵,老人小孩满满的围了三桌人,大家吃得热火朝天的,感觉过年的气氛慢慢的浓厚起来。
  炕腊肉
  吃完杀猪饭,新年就越来越近了。先是把生猪肉顺着排骨切成四五寸宽的条形,放在早上烧过热水的铁锅里面加盐巴腌制,在寒冷的天气里,大概腌制两三天,拿出来挂在木材做的腊肉架,一年一度的炕腊肉就开始了。当然在腌制腊肉的那几天里,需要做的是香肠和血豆腐。先把猪肠子洗干净,把猪精肉切细,和着一些肥肉,拌上盐巴香料,后来为了让香肠经常保持柔软,有人又提倡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水。其实香肠最好吃的时候还是刚下炕的那几天,软和味道纯正,往往过完整个春节之后,就会开始硬化,味道全跑了。血豆腐其实就是用白豆腐拌猪血加上盐巴香料,捏成椭圆形的球状,也是放在炕架上用火熏。在炕腊肉香肠血豆腐市时,是非常考究的,条件好的人家主张用香樟树的碎屑来熏烤,又有些老布依族人主张要挖老疙兜慢火烤,不管怎么主张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能烧大火,也不能让腊肉离火苗太近,否则容易烤烂心,就是外面烤过头,里面还没好,到来年的春夏,腊肉里面就会烂生虫坏掉,以前的心血就白搭了。一般炕腊肉血豆腐的时间会持续整个腊月间,一直要到过年的前一天才开始收腊肉。香肠熏烤的时间一般要短一点,大概一两周左右就行,甚至一些年轻的布依人不喜欢烟熏的味道,直接把香肠挂在屋缘下慢慢浪干,俗称浪风香肠,其实味道也不错。做浪风香肠的人还特别爱做浪分猪肝、浪风腊肉……做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把猪肝、猪肉(当然要上好的五花肉)先用盐巴水浸泡,让后抹上香料,香料的配置主要根据各人的胃口来定了。让后称腊月间最冷的那几天挂在屋子外干燥的地方浪干,当然每天晚上要注意收回家来,否则被小偷偷了,过年就不开心了。
  烤米酒
  当腊肉香肠等全部上架开始熏烤了之后,一般只要留一个老人或者懂事的小孩负责烧火,大人又要开始忙其他事情了。在20年以前吧,我清楚记得,每年都要帮助大人烤米酒,最开心的是每年烤酒开酒的第一坛,米酒香味弥漫整个烤酒房,往往让不会喝酒的我感到一阵酒醉的眩晕。具体怎么酿酒,我是不知道的,因为大人不让小孩靠近,而且放酒曲时多半都在晚上半夜里做,所以我们唯一看见的就是,泡梗稻米和发酵的过程,大概两三天的时间吧,就开始舀出来放在甄子里烤酒,我最喜欢干的就是坐在灶边烧火,烧火很讲究的,火势不能太大,不能太小,添柴也要恰到好处,尤其要避免烟雾过得,火候掌握不好火太大或太慢都会影响出酒率,烤出来的酒性燥,味不醇,尤其切忌烟火过多,酒味变酸,不好喝。记得我家烤酒时要砍掉竹子,用其中的一节削成斜面,接住甄子里蒸馏出来的酒,看见甄子的酒就这么滴滴答答的淌进土坛子里,往往一甄子要烤一个下午,大概烤出三五十斤不等。除了梗稻米酒,有些人家还烤高梁酒,苞谷酒,我家从没有烤过,所以就无从知晓了,直到今天记忆深刻的是烤出来的第一碗酒,母亲喝过一口,点头品尝,让后递给我喝第二口,那种味道,今天在市场上是永远买不到的。烤完酒后过年的准备算完成了一办多,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酿甜酒和做豆豉。
  甜酒和豆豉
  小的时候,觉得母亲一年忙到头,所谓的到头就是要忙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而且非常奇怪的是,每年的要吃的豆腐乳、豆豉、甜酒都要赶在腊月间做,我问母亲,她说只有腊月间做才好,而且平时农忙时节也没有时间做这些。我后来想腊月间做这些可能跟气温有关,寒冷的冬天,空气里可能有一种微生物,借助这些微生物,来酿酒,做豆豉可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甜酒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先用上好的糯米头一天放在清水里浸泡24小时,第二天捞出沥干,放上甄子开始蒸,蒸熟了,赶到一交大的簸箕里冷却,做甜酒切忌不要沾上油和盐,否则会坏掉。待完全冷却了之后,用筷子把糯米搓散,按照说明撒上甜酒药,只能少不能多,当然最好是恰到好处,在三四天内酿成功,味道香甜纯正,即使放上一年半载,也不会变辣。当然有些心眼大的人放酒药过多,往往开坛不到几天,就非常辣,一两个月,简直是辣的咸起来,只好倒掉。糯米撒上酒药之后,稍微均匀洒上冷开水回潮,这样甜酒容易发酵,把甜酒装上土坛子里,开始的那几天要用稻草席包裹起来,放在离灶台稍微近一点的地方,酿出甜酒的时间会短一点。那时候,因为我们爱吃,我家每年酿制甜酒,都要做上三四十斤,满满的三大土坛子,一直要吃到二年的秋天,即使到了第二的秋天,甜酒水还是非常甜的。
  豆豉的做法和豆腐乳有点像,原始材料都是黄豆,也是选择在腊月间做,只是做豆豉的过程要比豆腐乳简单一些。头一天先把黄豆捡干净,放在清水里浸泡,第二天捞出来沥干,放上甄子开始蒸,一直蒸熟为止。倒出来,放在一个大的簸箕里冷却,上面盖上用青稻草编织成的一席厚厚的草席,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等上三五天,煮熟的黄豆会慢慢的变质,等到黄豆开始形成豆豉的样子了,就往簸箕里撒上盐巴,有些人家还会撒上生姜末,其实撒上姜末豆豉放置的时间不长,往往一两个月,豆豉就会变黑,颜色很不好看。我家每年做的豆豉都比较多,往往要装满三个以上的大土坛子,盖好坛口不能让豆豉坛进空气,这样要不了一两个月,豆豉就全黄了,而且黄非得常好看,吃起来爽口,纯正的豆豉味,每天早上吃粥(方言叫吃稀饭)用豆豉下饭,那可是天生的绝配啊!往往到第二年的春夏之际,用豆豉拌原须,黄绿相间,不仅好看,而且非常下饭,更有助于疲劳时开胃、消化。听老人们说过去布依族寨子,家庭的富裕程度经常跟豆豉和豆腐乳联系在一起,看谁家的豆豉和豆腐乳做得多,吃的时间长,就说明这家人日子过得富足。而且老一代的布依族经常有一种谦虚的说法,就说自己家一年到头吃豆豉和豆腐乳,其实明贬实褒,在过去那过艰苦的年月能够一年到头吃得上豆豉、豆腐乳的人家,其实就是日子过得殷实的家庭。
  舂米面
  小的时候,我家草屋里(其实就是在正高架家房的旁边,靠墙的一端用茅草搭上一间草屋),里面安放着长达四五米的碓舂,碓子用石头做的,舂干用一根比柱子还大的木头做成。人站在碓子的另一端踩杠杆,记得我们当时还小,往往一个人重量不够,要两个小孩站在杠杆上伸手拉上面的绳子,喊“预备,起!”两个人一起用尽全力往下踩,才能翘起碓子头往下舂,然后拉住绳子像玩翘翘板一样,身子被另一头翘起来,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玩,也不知道舂的怎么样,经常都是半途而废,当然记得清楚的是舂糯米面,好包汤圆粑吃,还有就是舂影子塘做糍粑的馅。至于平时舂苞谷喂猪,我可是没有一点印象的,估计我没有舂过苞谷,后来逐渐长大,开始用机子打糯米面,再也没有舂碓了。长大后离开老家到外面求学,更没舂碓了,再后来回老家,连碓子的尸首都找不到了,可是在每年的腊月来临,我都会自然而然的想起舂碓场景,感觉很温馨,很有年的味道!
  除尘
  布依族过年有一个传统,就是除尘。在过年的前几天吧,长辈们要选择一个吉日,打扫卫生,这可不是一般的扫地,而是全面的大扫除,包括屋顶,墙壁,院坝等等。印象最深的是每年过年我的大伯父都会在吉日那天,全副武装——用塑料袋子包裹全身,拿着一把很长的金竹扫把,从屋顶开始往下扫,家里面的东西能搬动的要搬到院坝里来清洗,不能搬动的要用塑料布盖好。我们小孩子主要负责清洗桌子板凳,包括一些破旧的衣物,都要清洗干净。天气虽然很冷,但是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也就不觉得冷了,因为过年了,大家都有盼头,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吃上好吃的东西,穿上新的衣服……所以年前的各种工作,感觉都是物有所值的,往往不需要大人招呼,几兄妹就七脚八手的干起来了,清洗完所有的衣物之后,我们还要负责抬垃圾去到,屋子干净整洁了,我们就开始用报纸或白纸张贴在墙壁上,让家有另外一番干净舒适的感觉,那时候最流行的是墙壁画,把堂屋张贴一新,感觉自己都会快乐很多。到了晚上我们围着地炉烤火,大人要留一个在堂屋后面烧柴火炕腊肉,我们就在这两处地方进进出出的玩,一会儿帮大人加柴烧火烤腊肉,大人嫌火太旺,就把我们撵到地炉边来,我们又会用煤面把地炉推得高高的,大人又嫌我们浪费,通常就会吼道:“把煤烧完了,大年除夕夜,你要不要守岁啊?”
  赶叫场
  我相信生活在农村的的人,都有赶叫场的经历,其实大概在离过年前几天,各个乡场,都要叫场的。就是因为要过年了,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年货,一家老小络绎不绝赶乡场,由于人多,乡场场坝通常比较窄,在年前赶场的时候,简直人山人海,人推人,人挤人,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稍微不留神,就会被挤脱离父母,那是很糟糕的,年纪小的不认识路回家,害大人到处找,年纪大一点的,就只好哭哭啼啼的一个人回家来,一心想买的东西全部化为泡影好不悲催!这个时候,经常会有几个人敲锣打鼓满场坝拱,高声大喊“不要慌,不要忙,二十八还有一场”听到叫喊的人们开始放慢抢购货物的速度,随即有些买好的人也离开了,场坝会慢慢的宽松下来,这时候就会听到一些呼儿唤女的声音,但是声音太吵杂了,往往听不清楚。通常赶完最后一场,就要过年了,整个春节期间是不赶场的,大概要过完正月十五才开始干场,所以,赶叫场的时候,大人都不会带上小孩,有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自己约去赶叫场,还没到场坝口,就被挤出来了,只好在场坝边买几根甘蔗悻悻的回来,情况稍好一点的,还会遇上卖炮仗的人,我们就会每个人买一把,一路放炮回家来,通常还没到村口炮仗就会全部被放完,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除夕夜了。
  二、布依族春节
  守岁
  过年的那天,大人起得很早,把头天泡好的糯米放到甄子里蒸,天一亮就开始捣年糕了,布依族通常都是用石头凿的碓子,用一个拐角像7字行的捣耙,对面一边一个人,开始捣年糕,一直要把米粒全部捣融在一起,黏成一块,大家才开始用蒸熟的鸡蛋黄抹手,申进碓子抓年糕撮成粑粑。有些人家用清油抹手撮粑粑,但是粑粑上会有一些清油味,如果不用这些,粑粑就会黏着手撮不成团。早餐大家就吃粑粑,可以包影子红糖的,也可以包懒豆油渣咸味,小孩子往往吃完一个粑粑就保得半天都不想吃东西了。然后大人们开始做年夜饭,我们则开始贴门联、门神,门神上面是张飞、关羽或者秦叔宝、尉迟恭,威武狰狞,是专门用来吓鬼怪的,神龛上面记得最早的那几年贴的是毛主席的半身像,有些人家还贴有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袖,还记得有一年赶叫场我陪母亲买了毛主席的半身像,高高兴兴的带回家来贴在神龛上。再后来赶叫场的时候好像就再也没看见领袖的头像了,觉得很是失落。回家来,只好请人写家神给贴上来,再后来自己学写家神给自家贴上去,又觉得好玩起来了。弄完这些之后,中午饭就到了,但是母亲说只能随便吃,而且不能拿到堂屋里吃,因为还没有供奉神灵。吃饭中午饭,我们帮大人洗碗洗菜,大冬天里洗蔬菜没有热水是很冷的,但是为了压岁钱,我们只好咬着牙关坚持了。大概到了下午三点钟,就会陆陆续续的传来炮仗的声音,因为有的人家正在放炮仗开始供奉神灵了。我家却一直等到天快要黑的时候,我总是等不及,就去问母亲,母亲说“一年到头,要把好酒好菜拿出来供奉神灵,不可草率,尽量多做,做一顿要吃三天,神灵才会保佑来年丰收!”于是我们就只好眼巴巴的干等。每一道菜做好之后,我们就会迫不及待的端到神龛下面来供,十几道菜做好端上来的时候,前面的菜已经冷了,当时觉得真是可惜啊!但是祖宗规矩,我们是不能讲什么的。全部的菜端上,就要点上香和蜡烛,烧纸钱,放炮仗……接下来,小孩开始跪拜神灵,这时候大人开开始发压岁钱。发完压岁钱,就开始吃年月饭了,有两个鸡腿,我是必须拿一个的,因为我是全家倒数第二小。鸡腿通常是舍不得吃的,要拿出去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那姿势极是夸张,先是神气的在小伙伴们面前走一圈,看看谁谁得到鸡腿,如果都没有得或者有人已经吃完了,这时候才伸手进荷包里拿出用塑料袋包的鸡腿来,先凑到鼻子上自豪的闻上半天,小口小口的细嚼慢咽,那些小伙伴们看来直流口水。有些挨不住要拿一两个炮仗来换吃一口,这时候我就会很慷慨的撕下一小块肉给他们尝尝,吃完鸡腿大家就会很高兴的玩起游戏了,直到半夜大家都玩累了,才会家来。这时候大人们都会鼓励我们守岁,就是要围着火堆坐,一直到凌晨鸡叫,男孩子拿上绳索,女孩子挑上水担,燃起亮槁,成群结队的出门了,男孩子到土地庙前拴上及块石头,来回家来,挂在牛圈门前,表示来年六畜兴旺,女孩子到井口挑水回家,表示来年风调雨顺。
  布依族玩山
  布依族人过年头两天是不允许出远门的,不允许洗衣服,扫地的,饭菜吃的都是除夕夜留下的,这样标志着来年家运昌盛,有余有剩。第三天,早上起来,就要开始准备恭送神灵归位的仪式了,先把桌子板凳搬到门口,炒几个新鲜菜肴,摆上桌子,放上碗筷,倒上酒,点燃香、蜡、纸、竹,桌子上还摆上一个大的粑粑,中间涂上红色,放一条扁担,大人开始逐一请各路神灵归位。送神灵走了之后,我们才开始吃饭,吃完饭之后,就可以自由出入走亲访友了。中午我们就可以跟着母亲去外婆家拜年,到外婆家往往见不到舅妈和几个老表,因为他们也去外婆家拜年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舅舅发的压岁钱是非常可观的,拿到压岁钱的喜悦远远胜过之前的遗憾。过完正月初三,就到了布依族玩山的季节了,往往在马路边,寨门口,就会看见张贴的海报,从海报上就可以了解布依族这年这一带都会有哪几个寨子玩山,是先约好伙伴前去玩山,要选择比较大的寨子,因为那样可以看见耍龙表演,我们小时候固执的认为春节耍龙才是最精彩的表演,当然农村篮球赛也是必不可少的。玩山的寨子往往早中晚都要耍龙舞狮,放炮仗,热闹非凡,我们尤其非常喜欢跑去抢掉地下的炮仗,炮仗掉地下,火线还在燃烧,赶紧伸手抓过去,掐灭火线,手快眼快的人往往抢得最多,当然这样是很危险的,动作慢一点,或者火线已经燃尽,就会发生意外了,经常有被炮仗炸掉手指的事情发生,那场面是非常惊悚的,抢炮仗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手指就已经被炸飞落地了,这绝非夸张,现在三四十岁以上的农村人,十人中可能就会有一两个被炮仗炸掉手指的。
  布依族玩山是非常热闹的,从中午开始,就会有人陆陆续续的摆地摊,卖凉粉的,卖水果的,卖糖的,卖甘蔗的……总之差不多和赶叫场一样热闹。这时候戏台也搭好了,节目异彩纷呈,有舞蹈队表演,有合唱的,有独唱的,有乐器演奏的…… 而年轻小伙姑娘最钟爱的是傍晚阶段的自由恋爱(赶表)时光,往往大人们开始散场了的时候,小伙姑娘们才登场,三五成群,个个梳妆打扮,那感觉就是集体相亲会,比现在的“非诚勿扰”节目精彩多了。小伙姑娘们在场坝上挑选自己中意的对象,让后由男方的姊妹出面去约女方,对方若也中意了,就会跟随小伙来到田间地头,开始用山歌对答的方式相互询问介绍,然后约定下一次相见的地点,算是开始正式自由谈恋爱了,约过几次,谈到一定的程度,双方就开始私定终身,女方就会在场散时随男方去男方家里住,当晚就入洞房了。第二天,男方父母长辈就要开始来认识新到家的儿媳妇,往往这时候小伙子是最有成就感,最开心的,布依族男人如果在玩山赶表上没有姑娘相中,带不回心爱的姑娘,就会被人认为没有出息,没有本事,是很让人有挫败感的。一般玩山的时间大概两周左右就结束,过完正月十五大家就开始忙着下田种地了,所以年轻小伙要想成家,就要抓住春节玩山季节。
  最近这几年,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农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的人多了,寨子里面基本上就是孤儿寡老剩下一个空壳,玩山赶表的热闹不知不觉中停留在儿时的记忆里,到过年的时候,还会有一些从外省赶来的,可是时间紧迫,往往还没过完初五,大家就要抓紧定火车票,背着行囊南下打工了。要想重温儿时那种过年的年味,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就让布依族过年美好的记忆留在属于过去的时光里罢!

- THE END -

admin

11月13日03:07

最后修改:2024年11月13日
0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