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进入9月以来,重庆路桥的股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与近期行情有关,但更多是因受到二次“失意”于房产项目的影响。
9月7日,重庆路桥公司决定公开低价抛售全资子公司——重庆路北房地产开发公司(下称重庆路北地产)。为了回收项目资金,重庆路桥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鼎顺地产拟将重庆路北地产100%股权,转让给重庆晋愉地产集团与重庆玄鹏实业,转让价款约3.96亿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今年7月31日,重庆路北总资产为4.06亿元、净资产为3.73亿元、营业收入为0,净利润为负26.01万元。而此前重庆路桥与重庆市公安局(购房方)解除协议时还约定,退还后者此前预付的1.13亿元的购房款。
这意味着,在这一项目上,重庆路桥几乎颗粒无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公司第二次“失意”房地产项目。
其实早在2007年,重庆路桥就曾以5.5亿元收购天江坤宸100%股权,由此进入过房地产行业。三年后退出。
然而,一年后,重庆路桥再度进军房地产。现今,行情生变,再度面临退出。
6年间,重庆路桥先后两次进退房产市场。然而,重庆路桥的跨界之旅却屡踏“陷阱”,两次陷入“跨界滑铁卢”。
跨界过去是陷阱
如今,企业“跨界”、“多元化”依然是流行词语。不可否认,无论是建筑企业、家居企业还是电器企业,都在“大显身手”,搞各种各样的跨界多元化。
所谓“跨界”,不仅仅是发布一两种新产品、开发一两种新业务那么简单,从这个行业跨界到另一行业,这需要对整个市场运作和营销模式做出精准分析和对策。应该说,跨界是一种新的市场定位点、一种在红海中发现蓝海的企业精神。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首先要慎重,要在不撼动自己在原有领域地位的情况下,并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才可以涉足新的领域。再者,隔行如隔山,新的领域从市场运营到企业管理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需要预先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做好充分的针对性的准备。
那么,重庆路桥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
据悉,重庆路北地产旗下仅“北山紫园”一个项目,现已基本停工。几个月前,重庆路桥遭遇项目整体购买方重庆市公安局退楼事件,除了归还逾1亿元的预付款,还将承担所有项目费用,更重要的是,项目存在容积率超标、施工许可证未获批等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重庆路桥在房产项目上依然显得“不专业”。原因则是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留下的只是一出“残局”。
是的,如此盲目跨界,跨界过去定然不会是“馅饼”,只会是“陷阱”。
拖困主业,更大的陷阱
前几年,尤其是在2007年前后,房地产大热的时候,企业巨头们都想从那里分一杯羹,挖一车金。然而,殊不知那里其实埋葬着巨大的陷阱。
有业内人士表示,转行做其他行业,很可能会面临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对市场了解不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如此,就会逐渐丧失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企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甚至会扰乱市场秩序。
果不其然,201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有序地退出。从“蜂拥而上”到“蜂拥而退”的,正都是些上市企业,包括恒顺醋业、金发科技、建发股份、酒鬼酒、金种子酒等等。退出之时,这些企业纷纷叫苦“亏损”。以恒顺醋业为例,其当年第三季度出现严重亏损,无论是观察者还是内部高管,均将公司的亏损归结为受房地产业务的影响。
跟其他很多企业一样,重庆路桥也正是在2007年,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5.5亿元收购天江坤宸100%股权,由此进入房地产行业。
可是,三年后,也就是2010年6月,重庆路桥作价7.18亿元转让重庆天江坤宸置业股权信托收益权,这比收购这一标的物时仅增值1.68亿元,重庆路桥当时也退出了地产领域。
对于当时退出的原因,重庆路桥的解释是,“公司非专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自行开发有相当难度,因此决定回笼资金,回归基建主业”。应该说,这次的“退市”已经让重庆路桥意识到了所谓“跨界”的缺陷——稀释优势资源,分散路桥主业。
那么,重庆路桥为何还要二次踏入“大坑”呢?
对于此次失利退出,重庆路桥一直都保持“沉默”,董事会也不愿意作出任何回应。
当局者迷:品牌延伸的陷阱
大企业是做品牌的。一个好的品牌定位,对企业的影响无足轻重。企业巨头们应更明白这个道理。
举个成功的例子,早些年,方太一直在开创中国的高端厨电,在技术和运营上都居于领先地位。然而,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加速开拓,以及其他国内品牌近乎疯狂的市场投入,使得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但是,方太坚持专注厨电核心业务,并明确了“中国高端厨电专家与领导者”的定位,在消费者的心智中锁定理念,进而抢占市场,领先同行。目前,方太已成为厨房领域最成功的生产厂家之一,远销海内外。
然而,我们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就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今天,太多的企业,太多的品牌,沉迷于过去的成功,不去做市场分析调研,不去整合自身资源,不去做市场定位,就急功近利地进行品牌跨界,结果品牌资源就被不断稀释,直接影响主营业务的发展,反而得不偿失。
就比如,海尔电器“不务正业”,去做房产。现在海尔在家电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已在下降,再无当年的辉煌。正如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所提出的,这其实就是跌入了“产品延伸的陷阱”。产品延伸,从长远来看,必将模糊品牌形象,弱化品牌影响力。
作为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上市企业,重庆路桥在业界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而对于它来说,主业“路桥”便是品牌,是形象。
但是,当重庆路桥进军房产之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从客户们的角度来看。重庆路桥涉足房产,那会不会是路桥主业在衰退?或者,要分出精力和资源去搞房产,路桥主业的服务质量会不会因此有所下降?这些都是客户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重庆路桥,一边是路桥,一边是房产。这个重庆路桥到底要干什么?还值不值得投?这也是让投资者犹豫的问题。
品牌形象的稀释,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稀释、市场的流失,并最终导致企业的衰退。
然而,重庆路桥却似乎一直处于迷糊状态,二陷“陷阱”,却“浑然不知”。
当然,到底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这次他们“拒不发声”,我们也就无从知道。但愿他们这次能彻底明白,从此收手不再“跨界”,专心做好自己的主业,再创高峰。
作者:卿卫平 来源:中华建筑报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