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美联社 * 路透社 * 法新社 * 合众社 * 共同社 * 国际文传电讯 * CNN * MSN * Yahoo! * Google * 纽约时报 * 华盛顿邮报 * 今日美国报 * 洛杉矶时报 * CBS MarketWatch * CNNfn.com * WSJ.com * CNBC.com * 95HR.com * bloomberg.com * Economistweb.com * MLB.com * NFL.com * ESPN.com * foxhbo.com * buffettweek.com * Military.com * MSNBC * News.com * TIME.com * Iwxo.com * Asian Newspapers
世界经济学人11月11日讯 以下是11月11日全球各大媒体的财经头条。
《世界经济学人周刊》G20峰会应力求达成共识
摆在G20韩国首尔峰会与会领导人面前的是一场硬仗:平息硝烟隐现的货币战争,消除保护主义的威胁,折中国内政策重心的冲突,避免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防止出现新的资产泡沫,重塑世界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并且,希望峰会能够“求大同,存小异”,达成某种共识,以扭转全球经济失衡,保持全球经济复苏势头。
货币并不是当前面临的唯一问题,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全球统筹行为的缺失,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正被不同力量拖向不同方向的关键时刻。
新兴市场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却拉动了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这与西方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财政刺激政策效力逐渐消失,西方经济增长踯躅难前。欧洲的情况是欧盟外围经济体,如希腊和爱尔兰陷于衰退;而中心经济体,如德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欧洲年轻劳动力失业率高得令人吃惊,在西班牙高达45%,在英国,每3个16-17岁的年轻人中就有1个失业,每5个18-24岁的年轻人中就有1个失业。美国的情况是大公司和大银行的状况非常好,而小企业和地区性银行的状态非常脆弱。
目前,世界经济的规模已达到令人惊异的62万亿美元,较金融危机之前有所增加,也是10年前规模的两倍。全球贸易也表现出复苏态势,几乎恢复到衰退之前的峰值。
全球经济前景的变化正在导致全球政策中心出现深刻的分歧 法国和德国、美国和亚洲。全球经济统筹力量出现空缺,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过去一年,各个国家齐心协力,协调全球经济政策,携手抵御共同的经济萧条的威胁。政策发挥了效力。现时,各经济体的经济政策转向为满足国内经济的需要。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可能带来危险的后果。
诱发二次探底的因素可能会是政策失误、油价飙涨等外部震荡事件或者丧失信心。西方最大的政策风险是监管过度,这会限制银行的放贷能力。在财政政策收紧的环境中 欧洲已经开始这样做,美国在中期选举之后可能步其后尘 很容易看出西方为何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低利率政策。美国无疑需要低利率,可是,在欧洲内部,德国似乎十分有意加息,甚至在英国,也有观点主张加息。那将会是严重的政策失误。现在的麻烦在于,西方有必要维持低利率,但随着资金流向新兴市场,会给那里制造问题。对于美国再度开印钞票,存在着认为会导致亚洲出现通胀的抵触情绪。在全球经济衰退之前,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对经济的驾驭非常成功,运用审慎性宏观调控措施约束银行信贷和融资行为。现在,这些经济体需要调高利率,但担心由此吸引大笔投机性外汇流入。预计会有更多经济体会像巴西和泰国那样,动用资本管制措施。
鉴于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重重压力,全球决策者有必要“求大同”,力求稳妥实现储蓄国与负债国之间的平衡。
令人担心的是,过多的调整负担落在储蓄国身上,使得它们压缩支出。这种情况仍在发生。除负债国应做的调整之外,储蓄国也应该增加支出。对于德国来说,这好比要求表现好的像表现糟的那样做,深觉一向简朴的自己却要为拯救肆意挥霍的希腊而大举解囊的德国将会抵制。
“大同”的另一方面是解决关于货币的争论。经历了2008年英镑跳水的英国对这一问题保持着沉默。中国成为焦点,不过中国会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已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预计未来人民币会升值,但只会是逐步地升值。由于各国利率诉求的差异,G20峰会达成任何“交易”的可能性不大。或许,能够向前推进一步的是,坦率地承认分歧,放下最棘手的难以达成一致的部分,聚焦于寻找共同点,重塑信心和全球经济的统筹领导力量。
《人民日报》巴菲特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揭晓
据全球报告组织中文版报道,《巴菲特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在北京盛大发布。
今年是《巴菲特杂志》第七次公布“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年度排行榜。意料之中的是,上榜企业的资格再度提升,二十强最后一名的营业收入突破了5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是两年前的2.5倍。这一方面归功于中国政府不畏全球金融危机坚持经济政策不变的有效领导,同时也得益于更多的企业登陆创业板,选择IPO。今年共有 16 家公司首次上榜,其中包括中国农业银行(第 6 位)、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第 16 位)、光大银行(第 19 位)和东风汽车集团(第 20 位)。这些企业IPO成功,也使得排行榜更能体现出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国家队整体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今年新上榜的公司中,来自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共有58家,这些企业的大范围出现并不出人意料,中国制造业的稳固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一个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新上榜另有一番意味。多年来,这家中国口碑最好的企业之一不仅摈弃多元化经营,连同业购并也敬而远之,影响了增长速度。然而,去年以来这家换帅之后的房地产开发商频繁出手,通过收购、联盟等多种方式在拿地和资本运营上有所作为,重新走上了增长之路。成为今年唯一上榜的房地产企业。
在落榜的13家公司中,有三家来自房地产行业。由于楼市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民众持续观望不敢出手,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同比下降62%。钢铁企业在经历了钢价的大起大落之后,有两家公司被挤下榜单。最耐人寻味的是国美电器的出局。这家本土家电业批发零售的代表在前两年曾经分别位居第 44 和 89 位,但最终还是因其前任掌权者——因非法经营罪锒铛入狱的黄光裕与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之间的权利争夺战影响,董事会出现派系之争,由此面临分裂,以致前途未卜,跌出本届榜单。《巴菲特杂志》上市公司研究团队认为,公司价值在于董事会价值,公司持续成长能力在于董事会的战略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上榜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评价,并与2009年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迅速提升。
透过调查在上榜的中国100家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中,有47家公司非常自信的认为本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存在任何问题,但仍有53家公司谦恭的认为在治理结构上存在诸多问题。42家上榜企业认为本公司存在一股独大,股权高度集中,控股股东占统治地位现象。统计数据表明,事实上有83家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股份份额大于第二大股东与第三大股东的合计份额。9家上榜企业认为中小股东权利缺失,少数股东对公司事务有较少发言权,公众股东的发言权被忽略;3家上榜公司认为本公司监事会作用被弱化,监事的职业背景结构有待改善,也有部分上榜企业明确表示不同意公司监事会具有足够的权力要求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管、审计人员回答所关注的问题。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今年的总体水平比去年略高,但这个提高并不足以证明其公司治理水平有了真正意义的改善,换言之,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改善的形式大于实质性的改善。中国政府大力积极提倡加强和改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而调查显示当事人只是被动的适应政府的要求,严重缺乏自律,有的仅在形式上满足政府的要求,但功能上并没有达到政府和投资者预期的实际效果。从前面评价看出,利益相关者和股东,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的推动者,其作用是非常弱的,这种情况下,多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不可能有很高水平。
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增长,但营业成本及费用也相应增加,盈利能力、成长率都呈下降趋势。在行业表现中,能源、金融、公用设施行业盈利能力最强;其中建筑和信息技术是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而一些传统的老牌优质公司则出现大范围的亏损的势头,令投资者担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上市公司两极分化的趋势十分明显,马太效应逐步开始显现,强者更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已经形成。这其中既有来自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等外部影响,也有中国证券市场本身的制度和政策问题。
例如,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散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上市公 司涉嫌内部交易和财务报表欺诈,市场的信心严重受挫。但今年以来,市场也偶尔出现小幅反弹。这主要归功于中国证券监管部门推出了几十项措施,其中包括创业板的成功上市,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市场的环境和结构,吸引更多的、不同种类的投资者进场,尤其是更多的长期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
为了向读者推荐《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暨“中国最具价值的100家上市公司”,巴菲特杂志研究团队针对中国A股市场上的1600余支股票进行了考察,从中筛选出500多家财务稳健、持续盈利并有一定增长的公司。对于入选的500多家公司,我们通过历史(过去三年ROE、营收及利润年均增长率等)、现实(市盈率、市净率等)和未来(预期市盈率、预期EPS增长率等)等三类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并排序。对于排名靠前的公司我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并与数十位行业领先的分析师进行研究探讨,最终形成2010《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国上市公司金牌董事会》,《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秘书》权威榜单。希望能够对领导者,决策者,投资人和普通读者有更大的帮助。
《经济学人周刊》韩国央行质疑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效果
经济学人首尔11月11日电 韩国中央银行 韩国银行11日发表报告,就美联储本月4日宣布推出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政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效果有限,其副作用反而更大。
报告说,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长期利率下降、股市上涨、美元汇率下滑等效果,但这种指标的变化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
同时,韩国央行担心,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过多流动性可能会转入新兴经济体,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报告强调,量化宽松政策公布后,大规模投机资金正在流入商品市场,导致黄金和原材料价格暴涨。
另外,报告指出,受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今后各国实施退出策略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但若因此推迟实施退出策略,各国就可能面临高通胀压力。就韩国而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造成的流动性加大或将对该国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强调,要通过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防止大量短期外债的积累和资本过度流动。同时,从中长期而言,韩国也需要增强外汇市场基础,抵御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冲击。
《法国费加罗报》丹麦马士基诺登加重布局亚洲市场
法国经济学人财经11月11日讯 丹麦报纸《博森》10日报道,丹麦船运企业争相在亚洲投资。报道说,新加坡、香港、上海、天津繁忙的港口和川流不息的船只,证明了亚洲这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电机正在高速运转着。丹麦船运公司已经看到了亚洲存在的巨大市场机会,争相在亚洲投资。
马士基船运公司和诺登轮船有限公司是丹麦最大的两家船运公司,他们都对亚洲的发展寄予厚望。例如,马士基在新加坡港口共安排有77艘集装箱货轮和油轮,并有30艘在建新船准备投入使用。马士基也因此成为新加坡港口最大的船运公司。
“我们的船只已达到新加坡注册船只的10%,”马士基船运公司的新加坡主管福尔达格说。
马士基船运公司同时也是香港外资船运公司拥有最多注册货轮的公司之一。在今年年中,马士基曾在香港一次性注册了22艘货轮,以加大其在香港的市场份额。算上原有的17艘,如今马士基拥有39艘挂香港旗的货轮。
自1996年以来,诺登轮船有限公司一直在积极拓展亚洲业务。诺登亚洲事务执行董事博鲁普预计,北欧超过40%的货运服务与亚洲有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他说:“世界80%的散货运输发生在亚洲。因此,亚洲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市场。”
据博鲁普介绍,中国有望超越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基地。2009年,诺登还与上海海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海事人才。
诺登轮船有限公司成立于1871年,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并在新加坡、中国上海、美国安纳波列斯、巴西里约热内卢以及印度孟买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主营业务为世界范围内干散货及油轮业务。
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马士基集团创立于1904年,目前已成为在航运、石油勘探和开采、物流及相关制造业等方面具有雄厚实力的跨国企业。该集团业务覆盖125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商。
《纽约每日电讯》美联储第二次量化伯南克天价豪赌
一脸书卷气、据说下班回家后会与夫人玩填字游戏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看起来绝不像一个赌徒。然而,最近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却很难说不是一次天价豪赌。
这项总额6000亿美元的收购美国国债计划一经推出,即引来全球批评声浪。动辄威胁要给别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的美国如今为自己赢来了这顶帽子。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博客)冈·朔伊布勒说,美国借助印钞机人为压低美元汇率,这种操纵货币的手段很不恰当。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在自家货币政策中采取应对措施。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则对美联储输出通胀、输出资产泡沫的做法纷纷表达不满。
在美国国内,反对“量化宽松”的舆论相当普遍。该政策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严肃反思。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艾伦·梅尔策表示,即使“量化宽松”政策的提出者、诺贝尔奖得主、已故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不会同意伯南克现在的做法。华盛顿智库凯托学会资深研究员艾伦·雷诺兹说,伯南克追逐的是“无望的梦想”,这种靠推高通胀来创造就业的做法到头来将一无所成。很多经济学家则担忧美元本身,担心弱势美元政策终有一天会达到临界点。
美国不少政界人士对伯南克的做法也表示怀疑。国会两位重量级议员公开反对伯南克的行动。共和党资深参议员理查德·谢尔比9日说:“我同意伯南克对经济的忧虑,但我担心其政策带来的风险。”共和党众议员埃德·罗伊斯说,“量化宽松”具有引发债券和商品市场泡沫的潜力。
在美联储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8日质疑“量化宽松”的政策效果,并认为其可能影响美联储多年艰苦争取来的信誉。美联储另一位重要决策者、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赫尼希一向坚称,“量化宽松”弊大于利。
面对一片反对声浪,伯南克在日前发表的文章中自我辩护,称“量化宽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再次成功的潜能。实施这一政策符合美联储由国会赋予的双重职责,即培育充分就业和将通胀保持在合理水平。
那么,什么是伯南克未说之话呢?是“量化宽松”的风险、副作用,以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打击。实际上,从在今年8月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放出风后,伯南克一直在小心试探这项政策的国内外反应。或许出乎他预料的是,这项政策会遭到如此广泛的批评。
面对国内“两高一低”(高失业、高赤字、低增长)的经济困局,伯南克很想有所作为,只不过,其“量化宽松”的“豪赌”能否真正扭转乾坤仍是未知数。在这场豪赌中,伯南克掷下的不仅是其个人生涯的功过毁誉,还有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历史地位。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利好就业数据刺激美股全线回升
日本经济学人财经11月11日讯 受到利好就业数据和原油价格上涨的支撑,10日纽约股市股指出现回升,三大股指最终全线收高。当天盘前,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大幅下降了2.4万,总数经季节性调整降至43.5万,降幅大于市场预期。
2009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也曾出现过大幅下降。但今年以来,这一数据一直在45万左右徘徊,显示在经济复苏变缓的大背景下,美国企业的雇佣意愿仍然疲弱。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一数字要降至40万左右才能说明美国的企业雇佣出现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以梅西百货为首的美国几家大型零售商当天公布的销售业绩好于市场预期,这也对市场人气的恢复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当天在市场中,能源板块和科技板块起到了引领大盘反弹的作用。国际油价当天上涨了1.3%,最终收于每桶87.81美元,创出了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收盘新高,从而推升了相关类股的价格。
目前市场投资者均在关注将于11日-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由于美联储的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近期遭到了来自各国的批评,市场普遍关注这一会议将对美元走势产生的影响。
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涨10.29点,收于11357.04点,涨幅为0.09%。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涨5.31点,收于1218.71点,涨幅为0.4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5.80点,收于2578.78点,涨幅为0.62%。
《全球报告组织》美国保守主义或开全球化倒车
美联储的QE2与奥巴马民主党中期选举大败是近期美国政经新闻的核心主题,这两件事将会对后次贷危机时代的全球化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保守主义势力抬头,尤其是茶叶党运动兴起,很可能让美国在全球化中扮演更为保守的角色。
所谓茶叶党(Tea Party)运动主要是指一些保守的民粹主义者利用后次贷危机时期的高失业、低消费等生活质量下降阴影,向公众灌输仇视全球化的简单逻辑。如华尔街全球化转移了美国国内资金、大量廉价非法移民进入抢夺了本土居民的工作、利用新兴市场廉价劳动力分流美国就业机会以及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向美国输入廉价商品击垮美国中小企业等等。
这些政治工具正日益从共和党向民主党扩散,甚至中国已经成为两党中期竞选最主要的“公共敌人”。有人认为,中国问题只是政客竞选的“工具”罢了,选后一切都会恢复原样。但别忘了,这次危机造成的痛苦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这意味着高失业、低消费的难题可能会折磨选民和政府很长时期,促使群体意志发生变化,进而对全球化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是新一轮全球化的始作俑者,从中分享到最大的利益。但是,华尔街全球金融扩张、跨国企业转移制造业基地、国外商品返销的受益者主要是美国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则主要得到信贷放松和廉价中低端商品的好处,次贷危机爆发后,公众发现全球化并未为其带来实质性的好处。相反,失业率高企、个人消费能力下降等损失太大。因而,爆发排外、封闭的群体情绪就不难解释了,而政客正是在利用这些情绪打击竞争对手。可悲的事实是,绝大部分两党议员的政治献金都来自从受益全球化最大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这些企业目前也倾向于利用美国政府给新兴市场更多压力来换取市场资源。
从根本上说,现代经济基础在于现代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随着新兴国家日益吸收制度和中低端技术,传统欧美日发达经济的唯一优势就是高端技术创新能力。事实上,即便在这些国家,真正拥有高端技术创新能力的也仅仅是少数。绝大部分普通公众之所以能够享受远高于其它国家数倍、数十倍的收入,实际上是搭上了少数创新者的便车。也正是因为传统发达国家体系的公众享受了太多的收益,他们的相对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自然难以与新兴市场国家抗衡。在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时代中,资本弃之而去在所难免。此时发达国家体系的局部民主制度产生了对整个人类进步的“负外部性”,发达国家的民主体系实质上成为了封闭、狭隘的少数全体(发达国家与整个人类相比)利益保护器。
事实上,数据也正在越来越支持这一倾向。11月5日,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经合组织(OECD)共同发布《二十国集团投资政策报告》。报告中提到2010年第二季度G20国家保护主义急剧上升,流入G20的FDI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36%,全球投资流动同期下降约25%。受其影响,2010年G20以及全球FDI流动总体上可能会处于停滞状态。除此之外,仍以发达国家作为主要基地的跨国企业为转嫁来自公众的民主压力,也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和市场开放的压力。
但实际上,发达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贸易逆差,必须加大技术出口的幅度。因为不论市场如何开放,新兴市场在中低端产品上的优势也是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除非其大部分公众愿意放弃高收入。
全球化的主旨在于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技术充分扩散,以实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加快创新,整个人类产出提升和福利增长的良好结果。但发达国家阻碍技术分享,全球化面临更多冲突,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将要面临更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美国用货币转嫁危机与实体经济停止外移。或许新兴国家要更多地依靠自身力量来实现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
《哈佛管理评论》从群殴人民币到群殴美元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不一致,G20成员之间的分歧也日益扩大,金融危机期间培育出的凝聚力正在被蚕食,一切似乎都像媒体评论的那样:G20只能共患难、难以共富贵。随着形势的变化,G20关注的议题亦发生了诸多变化。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汇率问题都是G20的一个重要但又棘手的议题,在以往,其针对的首要指责对象,正是人民币。尽管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忙于尽快走出危机的美国和急于重塑信心的欧洲之间的分歧夺走了不少关注度,但欧美之间尽管存在分歧,最终仍能够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找到共同点。彼时,美欧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在敦促中国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方面,也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齐心协力 让中国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贸易争端以及对汇率无休无止的争论。
虽然中国在多伦多峰会前重启汇率改革,随后人民币重新走上升值道路,但在之后的多个重要国际场合上,例如今年10月初的布鲁塞尔亚欧峰会、10月末的全球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IMF及世界银行的年会等等,人民币依旧是众矢之的,遭遇了“群殴” 除了以往常常施压人民币的欧美等老牌经济强国外,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加入讨伐人民币的行列。
但是,这一切随着11月3日美联储开启二次量化宽松政策而出现转折。于是,美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美国,昔日维护秩序的警察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世界经济复苏的破坏者。美元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美元,昔日的“绿色黄金”已经变异成人见人躲的“催命符”。联储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联储,昔日备受尊崇的“全球央行”也已被视作“水漫金山”的罪魁祸首。
毋庸置疑,随着QE2的开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本应作为全球经济秩序的倡导者和维护者的美国,一方面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G20成员国对经常账户盈余加以限制,一方面却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再度大肆印钞票、人为地推低美元汇价,无疑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更值得警惕的是,美联储对于QE2能否重振美国经济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巨量投放货币无异于一场豪赌,而这种豪赌,押上的正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
参考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可以认为,新增的流动性不会迅速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而且有可能为未来美国和全球的通胀失控埋下伏笔。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美国的“弱美元”策略已在全球形成连锁反应,近期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出现集体性大幅升值,引起这些国家政府和货币当局的极大担忧,因为这已影响到了这些国家的出口甚至是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强烈依赖出口的国家来说,美元不断贬值带来的经济上的痛苦,已经让人难以承受。
随着中期选举的结束和QE2的出台,美国挟全球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努力已经式微。虽然美国对人民币的施压将会继续,但是在国际层面已经不再具有看点。美国不得人心的举动,促使当前国际间的主要矛盾转变为QE2引发的流动性泛滥对于其他国家的冲击 这使得制衡美元滥发将替代力压人民币升值,成为G20峰会的重要议题。
因此,包括欧盟、中国、俄罗斯以及各新兴市场国家,都开始对美国的巨额量化宽松政策提出质疑。毕竟,如果不能制衡美元的滥发,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还将陷入“无序贬值”的动荡之中,并有可能造成全世界范围的新的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全球经济很难走出动荡和失衡的危局。
为了共同对抗美国的独断专行,中国可以说成了“香饽饽”,在G20峰会前夕,德、法、英等国都希望能和中国沟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G20峰会上的立场,为“群殴”美元拉帮结派。对此,香港文汇报近日曾发表评论,认为美国与其他G20成员国就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设限及联储局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等议题闹僵,将会导致峰会充满火药味,更似是一次发达与新兴国家团结起来反击美国的“G19+1”会议。
当然,即使在G20峰会上出现“群殴”美元的情况,也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压力会有所减缓。而且,如果仅凭目前各国“群殴”美元,就断言“美元已经衰落”,难免显得为时过早。但是这起码说明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威信,已经出现裂痕。这将加剧全球货币状况的扭曲,加快“牙买加体系”的崩溃和国际货币秩序的重建。毕竟,不论是实行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实行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本质都是依靠单一货币充当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器。现在,美元的日渐衰落,使得单一货币充当公共物品的时代正走向尽头,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将由各大货币共同支撑。对此,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亦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新体系,其中需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改革后(市场化)的人民币。
《纽约华尔街日报》美联储高官忧QE2惹祸
经济学人财经11月11日讯 美联储推出QE2不但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弹,连联储本身也意见分歧。三名联储高级官员周一对QE2表示忧虑。其中一人更警告,必须控制购买债券的规模,以防止通胀上升。
三名对美联储推出QE2表达关注的官员是美联储理事沃尔什、达拉斯联储银行总裁费希尔及堪萨斯城联储银行总裁洪尼格,显示联储内部对于再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的行动不安。
沃尔什提出,未来即使失业率仍高企,但一旦通胀风险增加时,联储仍有可能缩减购债规模,不一定按计划于明年6月增购6000亿美元债券。他指出,联储未来8个月仍会监察经济及市场情况。
费希尔表示,为了令购债措施产生效果,国会议员必须处理财政及监管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使企业暂缓扩张。
上周唯一一个对购债方案投反对票的洪尼格表示,推行购债措施后,联储未来为美国预算赤字融资时受压的机会因而增加。
圣路易斯联储银行总裁布拉德表示,他宁愿联储不预先公布6000亿美元的购债金额,而是逐步推行。
《金融时报》欧盟拟投资1万亿欧元实施新的能源战略
经济学人财经11月11日讯 欧盟委员会10日出台新的能源战略,提出未来10年需要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万亿欧元以满足欧盟能源需求。
根据这份名为《能源2020》的新战略文件,欧盟未来10年将从5个重点领域着手确保欧盟能源供应,即提高能效,完善统一能源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这一新战略旨在为欧盟未来10年的能源政策提供一个框架,也是欧盟未来10年经济发展规划“欧洲2020战略”的组成部分。
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京特·奥廷格希望欧盟领导人能在明年2月的能源峰会上通过这份新战略,从而为采取必要的立法行动铺平道路。
《世界慈善家杂志》阿披实称赞中国帮助东盟国家整合
世界经济学人财经11月11日讯 泰国总理阿披实周二接受独家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东盟各成员国的整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阿披实表示,建造连接曼谷至泰国-老挝边境至中国南部的高速铁路的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中国在该区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说:“这个铁路计划为中国提供了参与建设东盟间连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机会,并且中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东盟计划在2015年启动东盟经济共同体,阿披实表示,为了能够使整合获得成功,成员国需要通过交通和通信建立更好的联系。他同时表示,地区整合意味着在该地区创造“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而且允许成员国发掘东南亚所有经济体的潜力。
阿披实表示,尽管大国可能竞相对该地区的国家施加影响,但是泰国依然欢迎大国的加入。他说:“竞争是健康的,特别是建设性的竞争。”在地区整合努力中,大国的加入能为东盟国家带来利益。
阿披实说:“而且你应该能够预见,像中国这样长期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会给该地区带来显著深远的影响。”
泰国国会最近已经通过了一项泰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协商的框架协议,计划在泰国建立高速铁路。阿披实说,最先动工的路线极有可能是从曼谷通往地处泰国-老挝边境附近的农凯的东北省,通过此地的铁路可以进一步连接中国的南部地区。
他透露,泰国将提供修建该铁路的土地权益,而建设的资金和技术将由中国提供。
泰国政府将起草一份有关该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阿披实称,这个项目可能将通过合资企业的形式进行。
阿披实表示,泰国和中国的双边经贸关系现在应该瞄准“更多远大的目标”。他说:“我认为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我们应该进行回顾,并为我们的经济关系设定更加远大的目标。”他表示,该项高速铁路计划标志着中泰两国间联系更加紧密。
阿披实将在周五,即11月12日在广州参加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短暂停留期间他将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会面。阿披实之后将飞往日本横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届时他将和中国主席胡锦涛会面。
在广州,阿披实将出席一个有关增加泰国电视剧向中国出售的意向书签订会。
阿披实表示,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有可能讨论最近亚洲货币兑美元和欧元升值的问题。
汇率问题一直是亚洲国家最紧迫最担心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依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阿披实表示,亚太经合组织更应该是一个解决中期或长期问题的论坛,如自由贸易,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增长平衡等。他同时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并不适合讨论如货币升值一类紧迫或短期的问题。
《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中国上调存准率欧美股市应声下跌
世界品牌评论报道:美股本周连跌3天,不过跌幅有限。截至昨晚23时,道指暂跌64.33点至11282.42点,其周二跌60.09点,周一跌37.24点。
昨晚美国公布的10月贸易逆差为440亿美元,较9月的465亿美元略有缩窄;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由45.9万人降为43.5万人,好于预期的45万人;截至11月6日当周的续请失业金人数由438.7万人降为430.1万人,符合预期。
经济指标略有利好,但美股早盘仍因欧股下跌及中国紧缩银根而承压。
因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伦铜5天来首度下跌,这使相关资源股承压。此外,10年期爱尔兰公债和德国同期公债收益率之差扩大31.5基点至584.7基点,这一历史新高亦打压了股市人气。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jiu.net.cn/2024/11/29/shijiejingjixuerenquanqiucaijingmeititoutiaoyueri/
共有 0 条评论